中醫的物質基礎


 

说明: 说明: 说明: D:\Shen\汉化参考文件等\Niere\images\shen.jpg中醫理論中的“神”包括以下不同方面的內容:

主宰人的日常活動,保持人正常的生活狀態:白天積極興奮,夜晚安靜入眠。與現代所說的精神相對應,使人能夠思考、感知、回應。它的概念包括了人的智力、情緒活動,甚至本能直覺。廣義的還包括健康人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即神采、神色,表現為膚色光澤,目色明亮、肢體運動靈活、言語清晰流暢。

神的各個方面是緊密聯繫的。神與陰陽臟腑密切相關。陽是“神”富有活力的基礎。陽虛則導致神情淡漠、神志抑鬱。藏神,陰陽充盛,神乃藏之。心性偏于陽,故心陰易虛,陰虛則心神失守,故焦躁不安,心煩易怒。一些負面情緒,如失業壓力,長期精神壓抑,人際關係緊張等等,都會耗傷陰氣,擾亂心神,導致失眠、坐立不安、憂慮。.

人的五臟六腑皆受情志因素影響。臟腑與情志的關係可以用陰陽理論來解釋。我們的情志活動與每個臟腑相關聯。“神”與臟腑器官所處的狀態相對應。.

例如:
脾氣虧虛
易導致失望情緒。如果腎陰虛弱,人常表現出不滿情緒和消極的人生態度。如果脾氣和腎陰都虛弱,會導致興奮躁動,從另一角度來說,活動增多也是對失望情緒的一種代償。如果脾虛生,會導致大腦思維障礙,思慮過度,以及思維混亂。

肺氣虛常導致沮喪和悲傷情緒。肺臟調節衛氣,衛氣能穩定情緒。肺氣虛的病人易受他人情緒感染而導致自身情緒發生相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