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然界:
日夜交替不休。晨为阳中之阳,而后有日当正午, 所谓至阳之时。 正午后阳消阴长, 直到夜半,阴为至盛。夜半起复有阳长阴消。转换之时并非随机地发生,而是当其中之一达到极盛,而另一达到极衰的程度时发生。这一循环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观察到。例如:
河海之水 (阴) 蒸腾上升入大气层而为汽(阳)后,复又以雨(阴)的形式落回土中。
对于人类:
如果我们得了感冒, 那么一个平素健康的机体通常会表现为发热。如果寒邪(阴)侵入体内,
身体就产生热(阳)来驱逐寒邪。
活跃的体育锻炼增加了机体的发热(阳)。为了维持体温,
身体就会出汗。出汗会通过汗液的蒸发(阴)来造成寒,从而使体内的热得到清凉。
内燥会引发对于"滋润的食物".的需求。但是如果吃了太多易于生痰的食物, 湿就会形成。
因为阴滋养着阳, 所以阳虚可能由阴虚引起 (例如疲劳综合征),反之亦然。
人们常常可以观察到产热(阳)作为应对寒(阴)的机制,
或者生寒作为应对热的机制。 临床上, 这点特别重要,
因为热病的根源可能是寒。在这类情况下,如果热被驱散以后, 潜在的寒症就会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