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理論


陰陽相互對立

  • 靜 - 動
    靜屬陰, 動屬陽。相對安靜的人屬陰,相對活躍的人屬陽。

  • 被動 - 主動
    相對被動的行為是陰,相對主動的行為是陽。

  • 安靜 - 吵鬧
    相對安靜或小聲的狀態屬陰,相對大聲的狀態屬陽。同理,低沉的聲音對應為陰,而響亮的聲音對應為陽。

  • 下 - 上
    地為陰,天為陽。發于下半身的疾病為陽病,發于上半身的疾病為陽病。(臨床上,這類疾病通常為上半身感受風邪或是熱邪的情況。相反地,如果上半身感受的是邪,那應認為是陰病)。

  • 暗 - 亮
    黑暗的夜間屬陰,而明亮的白天屬陽。深色的尿液提示陰虛, 而淡色的尿液則提示陽虛

  • 寒 - 熱
    相對寒冷的天氣屬陰,相對炎熱的天氣屬陽。 在寒邪為患時, 陰占主導地位,故陽不再能溫煦人體。而當熱邪為患時, 陽占主導地位,故陰不再能使人體清涼下來。

  • 濕 - 燥
    陰代表了體液。濕邪 由混沌的津液堆積而來, 對應于陰邪(這可能是由潛在的陽虛所引起的)。在燥邪 為患時,體內的津液虧耗, 對應于陰虛的情況。

  • 物質 - 能量
    物質為陰,相對地,能量為陽。

  • 血 - 氣
    較之于具有更多的物質性。 因此, 血對應于陰而氣對應于陽。

  • 收束 - 張揚
    陰主收束 (例如主收引) 而陽主張揚 (例如性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