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因素 (六淫), 有时也被认为是六种过度因素,是指通过外部侵袭机体而致病的气候影响因素。它们包括寒邪, 热邪, 暑邪, 湿邪, 燥邪 和风邪。致病因素的侵袭通常呈现出一种过度的征象并且需要对应地治疗 (例如解热除烦等)。
致病因素通过机表侵袭机体并且可停留在不同层面。第一层是浅表层,包含皮肤和经筋。下一层包括经络, 最后一层包括脏腑器官。关于致病因素侵袭的不同理论的形成已经过去很久。在经典中,即温病论,包含四层,发展了侵袭的深度,描述为:卫, 气, Ying 营(营养的)和血(血液)等不同层面。
这一理论的形成是对于较早期六经病理论的补充, 后者有时被称为“六经辨证”,在 《伤寒论》中提及。
卫气
防卫的功能是保护我们抵抗致病因素的侵袭。如果卫气防卫功能强并且六气无过度或者不合时宜,那么我们在抵御致病因素侵袭的过程中受到保护。如果卫气防卫功能弱或者气候过度,致病因素可以侵袭机体并引发疾病。已经受过诸如寒,热,湿,燥或风的内部疾病的患者会对外部因素更敏感。例如,患有脾寒湿证
的病人会对寒湿气候尤其敏感而有内 热的患者对于热的气候则更为反感。
卫气
的防卫功能试图阻止致病因素的侵袭进入机体的更深层。因此,对抗这些因素的竞争就在体表展开。机体的防御表现出来就是发烧。发烧使毛孔打开以便解表和致病因素通过排汗而驱散。假如这个过程并不成功,那么致病因素透过机体深层并伤及脏腑器官。
五行理论将每个脏腑器官对应到一个致病因素,但这更多地只是揭示一种相关性,而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举例来说,肺肺对应到燥邪且肺也恶燥。但因为作为外部世界联系最紧密的器官,肺是一个最外层的器官,所以肺经受着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
外部环境使致病因素侵袭机体,包含极端气候或者相关条件(比如,在高温炉子前工作),还有空调或加热器的过度使用。
过度的身体活动有时可导致致病因素侵袭机体。原因是因为身体活动会导致发热。发热时毛孔会打开并排汗以便冷却机体。如果排汗过度,由于蒸发而形成的寒邪可以透过机体并堆积起来。所以寒邪也可发生于夏天。有时致病因素在疼痛或疼痛治疗难度上扮演着主要角色。
卫气
的缺乏是内生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影响卫气防卫功能的所有器官都须考量: 肾,
脾
和肺。这类缺乏的间接原因是因大量冷餐,冷饮,微波加热食物或快餐而造成的脾失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