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创建治则

治则可以基于中医诊断被制定。由于治则依赖于诊断的结果,所以诊断和鉴别必不可少(根本)的症状,疾病的主要原因,二级(分支)的症状,疾病的体征和症状是很重要的。例如,肝火可由肝血不足引起。肝血不足可以由肾阴虚引起。在这样的关系下,肾阴虚是肝血不足的根源,肝血不足是肾阴虚分支。近而,肝血不足是肝火的根源而肝火是肝血不足的分支。有时治疗根本就以足够。而有时根本和分支必须同时治疗。明确诊断将有助于确定病人的哪些需要应首先治疗或更值得关注。有个一般规则,急性条件必须首先处理而根本条件应其次处理。当慢性和急性条件一起出现,治疗更关键的条件。如果急性条件并不重要,根原问题的治疗应优先处理。
积极的治疗结果反映出正确的治则和表明医生在哪个条件须首先治疗方面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如果治疗没有显示出积极的结果或者只是轻微的改善,那么治则应因此重新评估和改变。


步骤1
病人表现出的症状应通过四诊搜集并且根据辨证论治的各种方法来区分。


步骤2
诊断之间的关系必须应用中医的基础(阴和阳,物质,致病因素,脏腑器官,和通道)慎重考量。


步骤3
制定一个明确的治则。


步骤4
选择一个与诊断相匹配的穴位组合。


步骤5

监测治疗结果和必要时调整治则和穴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