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的“神”包括以下不同方面的内容:
“神”主宰人的日常活动,保持人正常的生活状态:白天积极兴奋,夜晚安静入眠。“神”与现代所说的“精神”相对应,使人能够思考、感知、回应。它的概念包括了人的智力、情绪活动,甚至本能直觉。广义的“神”还包括健康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神采、神色,表现为肤色光泽,目色明亮、肢体运动灵活、言语清晰流畅。
神的各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神与阴阳、脏腑密切相关。阳是“神”富有活力的基础。阳虚则导致神情淡漠、神志抑郁。心藏神,阴阳充盛,神乃藏之。心性偏于阳,故心阴易虚,阴虚则心神失守,故焦躁不安,心烦易怒。一些负面情绪,如失业压力,长期精神压抑,人际关系紧张等等,都会耗伤阴气,扰乱心神,导致失眠、坐立不安、忧虑。.
人的五脏六腑皆受情志因素影响。脏腑与情志的关系可以用阴阳理论来解释。我们的情志活动与每个脏腑相关联。“神”与脏腑器官所处的状态相对应。.
例如:
脾气亏虚易导致失望情绪。如果肾阴虚弱,人常表现出不满情绪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如果脾气和肾阴都虚弱,会导致兴奋躁动,从另一角度来说,活动增多也是对失望情绪的一种代偿。如果脾虚生湿,会导致大脑思维障碍,思虑过度,以及思维混乱。
肺气虚常导致沮丧和悲伤情绪。肺脏调节卫气,卫气能稳定情绪。肺气虚的病人易受他人情绪感染而导致自身情绪发生相应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