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和陽的病理


陰虛

陰虛則陽的功能 占主導。陰太弱以致于無法制約陽。其表現方式有兩種:陽相對亢進或陰的虧損,至于以哪一種方式出現,取決于所涉及的臟腑。

陰虛

陰虛或陽勝。這種狀態被稱為虛寒,它將在陽勝這一章節進一步討論。


中醫信息
癥狀, 病因, 治則, 標本分析, 配穴法


癥狀及其病機

發熱, 五心煩熱:
因為陰的清涼功能受到限制,陽過度溫煦人體。

盜汗:
夜間,白天循行于體表的衛氣就會收斂至體內臟器。陰虛的情況下,體內的熱增加了。到了晚上,這種熱被體內的衛氣所助長,于是體內的陰液以汗的形式排出體外。

干燥的癥狀,比如口渴,咽干,陰液減少,分泌物黏稠,便秘:
由于滋潤功能受到限制,干 的癥狀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陽沒有了陰的制約,便繼續蒸發體液。

躁熱:
因為陰的鎮靜功能減弱,所以陽的功能過度增加。

消瘦:
消瘦是體液缺乏的表現。

如果相對的陰虛存在,那么就會出現陰虛的癥狀。在臨床上,辨別是哪個臟器陰虛是非常重要的。當患者出現臟腑的特征性癥狀時,我們便可以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 , , 是陰虛最常發生的臟器。